2011年是上海保障性安居工程全力推进的一年。全年新开工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700万平方米、26.7万套(间),供应1240万平方米、17.5万套(间)。虹口彩虹湾基地、闵行马桥基地……从中心城区到郊区,保障房首次成为上海房地产开发格局中的“主角”。如今,上海已经初步构建起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动迁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保障性住房体系。
62岁的宋馀巧是上海闵行区首批经济适用房小区翔泰苑的首批入住户。她对记者说:“要是没有每个环节都公平、公正、公开的经适房政策,我们不可能住进这样的房子。”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是上海经济深度转型的一年。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表示,越是推进转型,越要关注民生。他说,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涉及上海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上海各区县、各部门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针对保障房建设中出现的大型居住区选址不易、建设资金筹措困难等一系列难题,上海提出了“以区为主、市区联手”的新机制,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建立起了保障性住房手续办理的“快速通道”;在规划、土地、施工方案等环节,各部门“联合会审、并联审批”,优化流程,不少环节缩短50%以上的办理时间。
宋馀巧告诉记者,她在2011年初入住翔泰苑的时候,周边基础设施还没有配套,短短几个月之后,小区绿化好了,道路通了,幼儿园、便利店、超市等公共设施也都建好了,生活很方便。参与上海松江泗泾新凯家园三期建筑设计的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继红介绍,上海保障性住房早在规划建设之初,就确定了“规划科学、配套健全、环境良好、工程优质”的目标,从设计角度看,保障房小区和商品房小区没有任何区别,设计保障房反而要花更多的心思。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在经济适用房建设中推出了“共有产权”制度。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庞元表示,“共有产权”的运作机制可以有效压缩通过经适房投资获利的空间,防止社会公共资源流失,也最大限度减少了“寻租”的可能。
今年1月14日,上海市政府与全市17个区(县)政府签订了2012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今年上海保障性住房的总体目标为新开工和筹措1100万平方米、16.58万套,竣工9万套(户),可供应住房770万平方米、11万套。上海市房管部门表示,今年一季度,上海经济适用房的申请门槛将从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3300元放宽到5000元,使更多工薪阶层和青年人能够进入住房保障体系之中,廉租房租金补贴标准也有望提高。